“老师,您能帮我看看这题对吗?”曾在寻甸支教的方宏龙在收到这一条微信后陷入了沉思。在他曾支教的仁德二小四年级二班有五十多个孩子,受疫情影响,孩子们“找老师提问”可能变得不如之前方便,很多当地的家长也可能已经无法辅导四年级的作业,更何况许多孩子们还是“留守儿童”。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不止发生在一位孩子身上,在与寻甸的老师、家长联系并确认这是个共性问题后,他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每个孩子的作业难题。
“一呼百应”心连心共筑线上友谊桥
与方宏龙同为党支部书记的王君君了解此事后建议道:“我们可以发挥本学院学生党员的力量,与寻甸的小朋友们‘一对一’结对,为他们补习功课。”随后两人一拍即合,一则来自药学院药物化工所学生第一党支部与药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的“志愿者征集令”就这样出现在了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上。
“征集令”反响格外热烈,当晚报名的志愿者人数便远超预期。在这里面,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少男的“报名备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写道:“我非常希望报名参与这次活动,如有可能希望安排小张跟我结对,我认识她,跟她比较熟悉”。深入了解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王少男同学近两年来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部分博士津贴在帮助小张,这一次“征集令”发出的第一时间她便果断报名参与了。
“和衷共济”用专业标准做精心筹备
结合寻甸当地的实际需求及志愿者的课业辅导经验,党支部最终确定了53名志愿者与仁德二小四年级二班的53名学生结对。这53名志愿学历层次包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党员占比超过75%。
为了让“线上补习”更为专业,党支部主动联系学而思上海分校的资深讲师为志愿者开展线上集中培训及长期跟踪督导。为期两天的集中线上培训不仅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还引入了编程等热门创新科目。资深讲师们给志愿者传授讲课思路、分享“线上教学”实用技巧之余,还通过“试讲”的方式对参与活动的53名志愿者进行逐一考核和培训。并且在未来,他们还将以活动督导的身份继续与志愿者们保持长期联系,为“在线补习”中可能出现的包含学业、心理等方面在内的各种个性化问题提供长期咨询帮助。
“党员先行”以赤诚初心护远方牵挂
班上的 “留守儿童”是方宏龙心中放不下的牵挂,这群孩子怎么办,交给谁才能更放心呢?回答他的是许多党员同学那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我是党员,我来”!
药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员张宇便是其中一员。“我听说爸爸妈妈是为了这个活动特意给家里买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挺有意思的,但如果你天天用来打游戏什么的话,那我和你爸爸妈妈都会难过的,咱们要不先一起安排一个时间表,合理规划时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我就满足你一个小愿望。可以的话,我们请爷爷来当个见证人?”细心周到、娓娓道来,这是张宇与结对孩子的第一次“云见面”。“我认为除了补习课本知识以外,我还需要去引导他养成更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个确实是有难度的,尤其是这些父母平时不在身边的孩子,但组织信任我,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便一定尽心、尽力而为。”
远在云南寻甸的老师和家长们对本次活动也充满了期待。仁德二小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协调工作,家长们也热心配合,共同保障志愿者与孩子们顺利结对。自3月2日结对开始至今,53名小朋友都已与志愿者取得联系,按照一周两次、一次30-45分钟的时间安排有序开展“线上补习”活动。本次“云补习”活动将延续到本次疫情结束。待寻甸的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后,支部将根据第一阶段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并结合学院学生返校后实际情况跟进、制定新的“结对”方案,力争将“云补习”活动做成一个长期持续的党支部服务项目。